我市扎实推进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3+8”行动方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特别是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昨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1至10月份,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8.1%,优良天数222天,同比增加3天,重污染天2天,同比减少4天,为10年来最好水平。

  把每一微克PM2.5下降

  落实到具体工程项目

  坚持年度计划工程化、项目化,我市把每一微克PM2.5的下降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挖潜重点行业,压减基础排放。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王文美说:“我们持续开展臭氧污染治理专项行动,1475家企业完成VOCs综合治理改造,推动58家企业全部完成新一轮次泄漏检测修复工作,对石化、化工和仓储等行业的690余座储罐开展现场帮扶,动态排查解决污染问题。”针对钢铁、煤电、石化等行业占比大、排放总量大、污染强度大的问题,我市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坚持既保生产又减污染的原则,持续指导帮扶重点行业企业深化治理,行业覆盖范围、污染排放绩效走在全国前列。

  据介绍,全市4家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任务,51台套公共及自备煤电机组稳定达到燃气排放水平,7家大型石化企业全部达到国家A级环境绩效,对5家平板玻璃、13家垃圾焚烧企业制定实施全国领先的排放标准,重点行业污染排放大幅降低。

  对超标排放企业精准执法

  对合法企业无事不扰

  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离不开科学监管、精准减排。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完善智慧高效的现代化监管平台。对工业源污染实现非现场监管,形成602家重点大气污染企业自动监控设施与6000家一般污染企业工况、治理设施用电“双监控”的远程监管体系,对超标排放企业精准执法、对合法企业无事不扰。并应用卫星遥感、走航监测、无人机巡查、红外成像等查测溯源手段,强化数字化、全时段精准监管。对移动源污染监管,研发建设机动车运行分析系统,动态划定热点用车区域和热点路段,实现百万辆重型柴油车活动水平与污染排放实时监控“一张图”。对面源污染架设“千里眼”,借助全市600余套高架视频监控设施的科技手段,配合地面巡查,实现对露天焚烧火点的全方位监控。建成覆盖全市的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指挥调度中心,涵盖气象分析研判、空气质量预警、企业排放报警、问题核实反馈功能,一旦发现超标排放或其他污染问题,立即推送到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