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天津市乡村振兴局正式亮相。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加挂天津市乡村振兴局牌子,乡村振兴相关工作一体推进。

  今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后,各地加紧跟进,5月末省级乡村振兴局密集挂牌,仅在28日,就有河南、安徽、四川等省同日挂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随着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局应运而生。成立专门机构,凸显中央高度重视。据报道,中央层面,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职能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来承担,国务院扶贫办重组为国家乡村振兴局,归口农业农村部管理,主要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随着地方乡村振兴局的陆续成立,全国形成一套上下贯通的政策、工作体系。新的机构,既有工作的历史延续性,同时也要聚焦乡村振兴的新目标,担负起更加丰富的历史使命。推进乡村振兴,天津要继续补短板上周,天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174.44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12.16万人,城镇化率为84.70%,在各省市中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城市化程度高,不意味着“三农”工作的重要性低。无论是实现共同富裕、保护生态环境还是发展经济,都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乡村蕴含的发展潜力充分释放,还将对全市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此前,天津扶贫工作有两条战线,一条是通过跨省的对口帮扶,支援中西部贫困地区脱贫,另一条是在本市开展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

  天津没有绝对贫困村,近年来主要是对相对困难村进行帮扶,支持全市排名靠后的村提升发展水平。2013年、2017年,天津先后两轮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今年2月,第二轮结对帮扶的1041个困难村全面完成帮扶任务,达到“三美四全五均等”目标。(即村庄美、环境美、乡风美;产业带动帮扶项目全覆盖、有意愿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就业服务全覆盖、水电供应全覆盖、户厕改造全覆盖;教育资助、医疗救助、住房安全、社会保障、便民服务的城乡均等化。)

  进入新发展阶段,帮扶困难村的工作不会停止。今年3月,天津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要继续巩固拓展我市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成果,开展“回头看”,抓紧研究启动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接续进行巩固提升,做到帮扶组不能撤、队伍不能散、工作不能断。这等于给了相对薄弱村一颗定心丸。扬长避短,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天津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的转型升级发展,乡村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关停散乱污企业,一定程度上给农村经济带来影响,通过产业置换、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等,农业农村逐步走上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推进乡村振兴,天津仍要着眼于自身特点,扬长避短,突出高质高效。在“津报观察”看来,天津农业最大的短板还是环境资源的承载力,比如水资源的紧约束。

图据水利部《201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图据水利部《201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天津成为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根据水利部去年发布的《201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天津2019年水资源总量仅8.1亿立方米,排在全国最末位,是北京的三分之一、上海的六分之一。天津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很少,多年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二十分之一。(以2019年为例,天津常住人口总量约为宁夏的两倍,水资源总量为宁夏的64%,粗略计算可以发现,当年天津人均水资源约为宁夏的三分之一。)

  引滦入津和南水北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天津居民生活用水的难题。通过南水北调,2018年以来还对天津进行了几次生态补水,但天津水资源缺乏的本质没有改变,必须坚决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水定城、定地、定人、定业”。

  小站稻的兴衰,正是天津农业与水资源关系的一个缩影。得益于良好的水土和光照等自然条件,小站稻自清末在小站种植成功以来,便以米质和口感闻名遐迩。上个世纪70年代面临缺水以来,天津不得不改稻为旱,大幅压减小站稻种植面积。近几年着力振兴这一历史品牌,但在水资源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小站稻种植面积是有天花板的,“触顶”后就只能在提升亩产量和品质、品牌上面多做文章,高质高价。以质取胜,而不是以量取胜,成为天津乡村产业振兴绕不开的一个原则。

  因为缺水,天津更重视节水。2002年,天津在全国率先出台节约用水条例,用立法的方式推动全市节水,2019年又对条例进行了修订,强化新时期节水工作要求。在农业领域,天津按计划用水,大力推行节水灌溉,逐步减少对有限的地下水的取用,恢复地下水水位。

  天津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植被、水系连通等办法涵养净化地表水。近年实施了四大湿地保护修复、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等工程,近日又有报道,要加快北大港水库增容、于桥水库清淤等一批水利项目立项建设。从节水、保水的角度看,这些举措对天津未来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对乡村振兴可谓谋划深远。

  天津发展农业,当然也有十分有利的一面,那就是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科技和人才资源富集,背靠京津冀庞大的城市群和消费人群,市场广阔。天津正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发展乡村观光旅游等。随着区域加快发展和人们消费升级,客观上要求高质高效的农业、宜居宜业的乡村与之匹配。只要抓住机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农民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活力,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目标能够更快实现。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天津也密集出台了一些政策。2019年4月,天津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出“十三大工程”规划任务,包括优化乡村格局建设工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乡村公共服务全覆盖工程等等。同年10月,天津印发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实施方案,对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作出系统部署。天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也专列一章,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出发展目标路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有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局的出场可谓高起点、高势能。期待这一新机构大展身手,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