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了退款协议,但不按时退款,孩子们的学习也耽误了!今天必须给我们退费!”这是近日发生在本市东丽法院的一幕。见到一名年轻男子后,30多人群情激愤,年轻男子则低头不语——原来,这30多名原告是在同一家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给孩子报培训班的家长们,年轻男子是该公司的负责人李某。家长们交了不菲的学费,没上几天课,该公司却无法继续经营,虽然双方签订了退款协议,却出现逾期退款的现象。一怒之下,家长们陆续将该公司诉至东丽法院,短短几日内案件数量达到30余件,几乎军粮城法庭的每位法官手里都有这样的案件。

  培训机构无力退还学费,消费者投诉无门继而诉至法院,最终又该如何解决?说起这个李某,军粮城法庭法官很头痛:“他故意躲避送达,法官助理们穷尽送达方式、跑断了腿才找到他。”最终迫于压力,李某答应按约定时间来法院应诉。

  进入调解程序后,法官总结了调解此次纠纷的两个难点:一是此类案件存在被培训人员付费后未索要正规票据,导致缴费情况核实出现困难;二是担心该被告公司解散,后续无财产可供执行。

  一方面,考虑到原告们所涉及的损失以及培训公司的偿还能力,法官提出了按期退还培训费的调解方案,家长们一致同意:“交了钱,孩子却无课可上,我们维权还得付出时间和精力,法院帮我们解决了难题,哪怕等几个月拿到退费,我们也认可。”另一方面,面对被告,法官采取了释法说理、讲明利害关系的方式。“我们重点指出他不退还培训费将承担哪些法律后果。”法官说,“比如生效判决不履行,变成‘老赖’,家人子女都会受影响。”听了法官的话,一直低头沉默不语的李某终于面露悔意,愧疚地表示会尽其所能按期还款。

  4个小时,30余起案件,调解结案。2020年以来,东丽法院军粮城法庭已经受理了四五个“预付费式培训费违约”类案件,涉案家长近百余人、培训机构7家。可以说,很多培训机构深谙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正是捏紧了家长爱孩子这个“软肋”,才使得同类案件频发。

  法官提醒:培训班交费预付费的方式千万要谨慎;交费前先使用“天眼查”等工具查看教育机构征信情况,若存在教育培训合同类纠纷则须小心;交费后必须找到机构的对接人,而不是只认授课老师,不要向授课教师缴纳任何费用;保留相关协议、缴费凭证、财务收据、付款截图;理性维权、注意收集保留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