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蓝天白云持续在线,频频刷屏津城市民的朋友圈。“往年冬天,雾霾出现的早并且严重,今年出门就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明显感到我们生活环境变好了!幸福指数也提高了。”“记得去年我‘囤’了防雾霾口罩,今年空气好,‘囤货’都还没用上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百姓的蓝天获得感不断增强。PM2.5作为标志性污染物,年均浓度从2015年的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48微克/立方米,下降了31%;截至12月1日,重污染天气也就是雾霾天数,从2015年的26天减少到今年的11天。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此,全市突出秋冬季重要节点,深化调整产业、布局、能源、交通运输“四大结构”,坚持推进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新建项目“五控”治理。

  今年秋冬季,我市立足大幅削减污染排放,协同控制区域传输,精准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在全力保障民生需要的同时,全面完成商业散煤治理,全市域范围保持散煤污染动态清零。4家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51台燃煤锅炉完成热源替代或改燃,完成燃气锅炉低氮改造640台,全市燃气锅炉基本完成低氮改造。实施“夏病冬治”,完成第三轮VOCs排放工业企业建档立卡,加大力度排查管控涉VOCs排放工业园区和聚集区,全面排查各类原油、成品油、有机化学品等涉VOCs物质储罐,基本建立重点行业“一罐一策”治理方案,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调治理。大力推进“公转铁”, 加快推动天津港绿色港口建设,以重型柴油货车为重点降低移动源污染排放。

  此外,深度实施京津冀联防联控联治,持续开展京津冀污染天气联合预警会商,协同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以静海区和大城县,西青区和霸州市为重点,深入开展跨区域秋冬季大气联合执法检查,合力重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为积极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对全市33个涉气重点行业开展环保绩效分级,共筛选出26家A级企业、157家B级企业和11家引领性企业,并将2300余家国家战略性产业、民生保障及小微企业纳入豁免清单。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更新管控要求和减排清单,实施工业企业精准减排和移动源常态化管控。

  为保障人民群众可以享受更洁净空气、更多的蓝天,我市成立市区两级秋冬季冲刺攻坚指挥机制,建立“加密会商调度、24小时值守”的不间断工作制度,形成气象分析研判、空气质量预警、企业排放报警,及时指挥协调、精准执法检查、靶向督查问责,每日通报问题、每周总结调度、每月分析讲评3个层级9个环节全覆盖、全贯通的工作流程,结合气象预测,分区分片实施精准治污减排,将环境空气质量监控精确到分钟、指挥调度调控精准到小时、问题发现整改落实到点位,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