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开始,本市做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形成绿色森林屏障”的战略部署。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目前,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达到14.28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4%,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3.5%,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呈现良好效果。

  着重建设“十大重点生态片区”

  据市规划资源局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路红介绍,两年来,在双城生态屏障建设中,本市启动开展了拆迁修复、造林绿化、水环境治理等“十大重点工程”,计划实施165项子工程,目前已启动160项,完成77项。

  今年,本市着重推进“十大重点生态片区”建设,通过前期打造,宁河区永定新河林水生态区、滨海新区和东丽区古海岸湿地绿廊、津南区双桥河林水生态区等局部区域,均初步呈现出“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生态效果。

  突出绿色生态减少建设用地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周长林表示,双城生态屏障将规划建设成为展示生态文明理念、呈现“水丰、绿茂、成林、成片”景观的“双城生态屏障、津沽绿色之洲”。到2035年,蓝绿空间面积占比达到70%,形成“一轴、两廊、两带、三区、多组团”的总体空间格局。其中,海河生态发展轴、古海岸湿地绿廊和卫南洼湿地绿廊、永定新河湿地涵养带和独流减河湿地涵养带构成双城生态屏障区“天”字形生态空间骨架。在此基础上,镶嵌东丽湖、空港经济区、高新区、津南城区和王稳庄等多个分散式、小体量、网络化的城市发展组团。

  屏障区规划以生态连续、建设区不连续的原则,划分为三级管控区域。一级管控区主要包括生态廊道地区和田园生态地区等,占比61%,强调严禁建设和生态修复。将一级管控区细分为22个生态单元,依据各单元不同用地属性及生态特征,结合生态特征条件与实践经验,因地制宜确定各生态单元内可造林区域与森林覆盖率指标,保证森林覆盖率达到30%。二、三级管控区主要包括城镇、工业园区等,占比分别为20%和19%,强调严控规模和提质增绿。通过严格控制城镇开发边界,突出减量化发展理念,将建设用地总量由274平方公里大幅度缩减到248平方公里。

  组建专业森林灭火救援队伍

  作为全市双城生态屏障建设的“主战场”,津南区划入双城生态屏障330平方公里,占全市双城生态屏障规划总面积的44.8%,占全区总面积的85.1%。津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刘凤春表示,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津南区相继建成“林深海棠红、美景花映树”的绿屏·咸水沽湾、“绿树前池静、小站稻香浓”的绿屏·辛庄湾、“林深泛五色、水畔荷香情”的绿屏·双桥河湾和绿屏·葛沽湾,在海河南岸打造了一道美丽的绿色森林港湾。

  与此同时,津南区加快体验路建设,总长17.8公里的双城生态屏障海河南岸体验路已于5月底开通,古海岸廊道体验路因需穿越贝壳堤等生态红线,正在进行生态论证,卫南洼体验路计划年内完成建设。

  此外,津南区还将组建区镇两级330人规模的森林灭火救援队伍,定期举行灭火实战联合演练,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科学扑救、救援队伍协同配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