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下午,全国人大天津代表团代表搭乘大巴车直达北京驻地。“津报观察”查询了解,全国人大代表冯忠华和李建成已经调出天津团。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定于5月22日在北京开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国两会比往年延后2个多月,会期也将更为紧凑。

  20日下午,全国人大天津代表团代表搭乘大巴车直达北京驻地,投入会前准备工作当中。

  因职务变动 天津团调出两名全国人大代表

  “津报观察”查询中国人大网全国人大代表信息发现,全国人大代表冯忠华已由天津团调入海南代表团,李建成则调入福建代表团。

  
  

  以上为网页截图

  冯忠华此前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去年6月出任海南省副省长。李建成此前任天津河东区区委书记,去年12月转任福建省委副秘书长,今年2月27日,福建龙岩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了中共福建省委的决定,李建成任龙岩市委书记。

  三位“白衣战士”成天津团焦点

  天津代表团里,有三位“白衣战士”,分别为张伯礼、张智龙、孙丰源。他们在团里格外引人关注。

  

  图为资料图片

  张伯礼是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这次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72岁的张伯礼院士,大年初二晚上接到中央征召,转天凌晨随中央指导组奔赴武汉,任中央指导组专家,在汉奋战82天,期间胆囊摘除手术3天后即投入抗疫工作,立下赫赫战功,被称为“无胆英雄”“大医国士”。

  “疫情蔓延猖獗,我们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却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案,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数百名患者服用中医汤剂结合按摩、针灸、太极拳、八段锦,最终实现零转重,零死亡,零感染。”张伯礼谈及中医在患者救治过程中的作用时,倍感自豪。

  

  图为资料图片

  张智龙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腊月二十九临危受命,出任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副组长,参加海河医院重症患者会诊,主持参与制定三版我市诊疗方案。

  张智龙介绍,中医讲究因时因地、个体化治疗,诊治方案要考虑到一个地方的气候、饮食习惯等特点。1月22日国家出台第三版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明确推荐中医治疗措施,要求各地根据地方特点辨证论治。在张智龙的主持参与下,天津迅速制定了本地版诊疗方案。1月28日,又在国家第四版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病情轻重分别指导,推出天津第二版方案。2月20日,随着出院患者增多,再次加入对康复阶段食方调理、练习八段锦、穴位按摩等指导建议,形成天津第三版方案。“天津诊疗方案中写入康复指导建议,这在全国来说是最早的,后来国家方案里也加入了这方面内容。此外,天津也是全国最早关注患者心理疏导的,这也是来自于我们中医对情绪与疾病关系的认知。”

  

  图为资料图片

  孙丰源是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眶病研究所所长,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岗位,武汉“解封”不久即亲自主刀,为一名来自武汉的患儿成功进行眼部肿瘤摘除手术。

  这名患儿4个月前有过一次眼部碰伤,检查为眶内血肿,先后两次抽出眶内积血,但每次缓解后不久又复发。后来因新冠肺炎疫情没能及时就诊,武汉“解封”时孩子眼球突出已非常严重。经人介绍,孩子父母带着一家三口的核酸检测证明,驱车十几个小时来到天津求医。经过仔细诊断,孙丰源判断为恶性肿瘤,迅速安排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同时保留了眼球等重要组织结构。手术过程比较成功,目前孩子已回到武汉,开始做化疗。

  去年全国两会上,孙丰源代表就保护青少年视力等提出多个建议,产生积极影响。这次带上两会的建议,是关于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他认为,这次疫情中死亡病例多数因为合并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应该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高度重视,防传染病与防慢性病应该一起抓。

  张伯礼对后续常态化疫情防控信心十足。他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无论是疫情防控过程中排查、救治、康复,还是有序复工复产复市复学,我们都取得了重大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虽然现在仍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疫情防控中,张智龙一直在思考总结。这次参加全国两会,他准备了多份建议,就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作用等建言献策,为更好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鼓与呼,为健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制鼓与呼。

  来源:津云·津报观察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