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精准防控科学管理,有序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工作情况。
最新疫情情况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通报了最新疫情情况。除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39例,新增疑似病例31例,均为境外输入,新增死亡病例1例,重症病例减少2例。
3月19日,我国首次实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零报告,已有18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无本土现有确诊和疑似病例。现有本土确诊病例中,重症病例占37.5%。要继续发挥高水平专家作用,提高治愈率。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通报,美洲区新增确诊病例数比前一天增加85.7%。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数达到9144例。欧洲区连续两天新增确诊病例数超过1万例。要继续严格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巩固深化国内疫情防控成效。
做好输入病例防控从目前来看,境外疫情呈快速上升态势,我国输入病例明显增多,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介绍,目前我国采取的整体防控策略,就是外方输入内防扩散,各地需要在巩固境内防控成效的同时,要做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工作。具体有三方面措施:
第一,就是要充分发挥好在前一段防控工作过程中,各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作用。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各单位各部门的主体责任,强化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依法科学防治,分级分类、精准施策,把国门守住,把家门看住。
第二,就是精准分类实施入境人员管理。
第三,要精细化的实施社区防控,各地社区要建立境外疫情的输入防控工作的工作体系、组织体系,落实网格化的管理,要对入境的人员进行登记、追踪和分类管理,实现对入境人员及其家庭管理的全覆盖,并按照要求要做好健康监测。部分人员跨省市无需进行隔离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介绍,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了低风险的地区,为了进一步推进这些低风险地区的复产复工,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国务院应对疫情防控的联防联控机制,从员工健康管理、定点就医、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清洁消毒,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做好个人防护和发现病例后的应对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她透露,总体来说,对来自高、中风险地区以及境外的人员,要按照属地要求做好健康管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员,如果没有可疑症状,无需采取隔离措施。对低风险地区那些从事接触粉尘、化学毒物等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要按照职业健康的规范要求配戴口罩,其他员工可以不佩戴口罩,具体要是由各地区、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此外,对于目前来说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这样的一些暴露人员,还是要按照公众科学戴口罩的指引来佩戴口罩。
全国一码通行
针对健康通行码互认的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进行了介绍。
健康通行码互认的难点在于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不同。目前全国低风险县域已占98%,各个省份正在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和内容要求,加快向全国一体化平台汇聚本地区防疫健康信息目录。截止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健康通行码可以实现一码通行。
援鄂医疗队情况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发布会上介绍,国家派出的4.2万名援鄂医疗队员,目前仍是零感染。援鄂医疗队自3月17日起陆续撤离,截止到今天已撤离1.2万人。这些援鄂医务人员,他们主要是在方舱医院和非重症定点收治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按照工作计划,还将安排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以及高水平重症救治团队留守和坚持坚守在重症定点收治医院,直到患者的救治任务,特别是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任务全部完成之后,再予撤离。
新冠肺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所以针对这类疾病采取的办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那么因为新冠病毒重症患者常常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病患者,所以根据前期经验的积累,尤其是武汉湖北前线的大量经验积累,在治疗方案中制定了一系列新办法,包括对有基础病的人群采取多学科的一个合作模式, 包括感染、呼吸、ICU的专家,以及心内科、血液、肾脏等这些相关专家,
除此之外,我国诊疗方案也不断在更新。通过这种经验的积累,我们出台了危重症的诊疗的一个方案,也就针对这种重症危重的,我们专门有一些指导性意见。这里面包括对重症患者的救治,除了氧疗以外,还强调了血浆置换、血液净化治疗,包括托珠单抗治疗、恢复期血浆治疗等一系列的办法来强化危重症治疗的效率。此外,对重症插管、上呼吸机的病人,护理是治本作用。
王贵强表示,现在可以看到,患者病死率、病亡率是逐渐的下降的,治愈率在逐渐增加。
互联网诊疗功能提升谈及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互联网具有突破时空的便捷特点,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我国发挥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独特优势,各地组织开展远程会诊、网上义务咨询、居家医学观察指导、心理疏导、慢病复诊以及药品配送等服务。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诊疗纳入到了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拓展了线上的服务空间,缓解了线下诊疗压力。
在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成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同时,一些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诊疗咨询量也比同期增长了20多倍,处方量增长了近10倍。
国家卫健委还运用大数据加网格化的方式,做好对疫情期间密切接触者以及有风险人群的查找以及监测。毛群安透露,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的研究,把疫情期间互联网+的一些好做法、好政策不断固化下来,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纵深服务。
海外华人如何做好防护当前,新冠肺炎正在全球蔓延,在海外工作和学习的华人怎么做好日常防护,减少感染的风险?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做好个人防护;第二,建议减少非必要的出行;第三,要关注健康科普知识,做好体温监测。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也补充展示了一个二维码。他说,在疫情发生以后,我们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官方网站上专门在首页开通了一个专题页面,里面有相应的健康知识,我们也有相应的信箱来回答网友的一些健康知识的提问。大家可以扫描这个二维码,到国家卫健委官网上进行查询。官网也设置了一个你问我答的信箱,如果海外同胞有什么健康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言,国家卫健委将会尽快回复。
另外,现在国内相应的医疗机构也都分别开展了一些互联网的诊疗服务,大家也可以有条件地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相关的健康咨询。
综合 | 央视新闻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