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目前已完成现场复工企业156家,50余家小微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结合企业特点和业务特点开展“线上线下”办公,园区企业复工率87.2%,员工到岗率83.9%

  ■ 积极开展线上和实体“同步走”的产业服务,在企业防疫检查和走访过程中,梳理产业链、价值链,储备产业发展资源

  ■ 抢抓数字经济、精准医疗、智慧出行等行业发展新机遇,推动落地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引进一批未来之星项目

  ■ 今年将用足用好市、区两级政策,统筹解决好科技人才在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升科技园综合配套水平,真正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有作为

  ■ 将继续深化与北京中关村的合作,探索打造创新协同和利益共享机制,落地一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性工程,实现互惠共赢

  16日下午,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情况。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持续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抢抓行业发展新机遇,推动项目落地。今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继续深化与北京中关村的合作,探索打造创新协同和利益共享机制,落地一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性工程,打造新区对接北京“桥头堡”。

  联防联控 推进复工复产

  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表示,作为区域协同创新的核心承载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严格落实市、区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及经开区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各项工作要求,建立园区办公室、楼宇产权单位、物业管理公司“三级防控”体系,与街道、派出所形成联防联控机制,驻扎点位进行指导,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针对园区内初创企业多、外来产业人口多等特点,实行“一对一”动态跟踪、精准帮扶,从疫情防控期间协助企业开拓市场、采购防疫物资到为入驻公寓职工提供代买代送服务,始终坚持与企业并肩作战,让企业和员工在园区内复工有支持、生活有保障,共同努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截至目前,园区入驻办公企业236家,已统计企业员工总数6750人;已完成现场复工企业156家,复工人员5669人;50余家小微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多数是孵化器内2-3人办公的小微企业)结合企业特点和业务特点开展“线上线下”办公,涉及人员400余人。园区企业复工率87.2%,员工到岗率83.9%。

  紧抓新机遇 推动项目落地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园区积极落实天津经开区‘暖企16条’政策,针对企业融资、社保政策、用工指导等问题开展线上直播课程,形成科技和金融服务的‘政策包’‘产品包’,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李涛表示,园区积极开展线上和实体“同步走”的产业服务举措,在企业防疫检查和走访过程中,梳理产业链、价值链,储备产业发展资源。

  同时,园区抢抓数字经济、精准医疗、智慧出行等行业发展新机遇,推动落地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引进一批未来之星项目。目前,华为数字经济、北京迪安捷精准医疗、大众出行、北京蓝星清洗总部、信通安融、兴宇新材料等项目已经落户,园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

  用足政策 提升综合配套水平

  “近日,市发改委印发了天津市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园区办正在抓紧会同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做好政策落地的相关工作,相信这一政策正式实施后,将极大促进园区人才、技术、资本等产业资源的导入。”李涛称,今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用足用好市、区两级政策,统筹解决好科技人才在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升科技园综合配套水平,真正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有作为。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创新策源功能,为区域协同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探索创新协同和利益共享机制

  “下一步,园区将继续深化与北京中关村合作,探索打造创新协同和利益共享机制,落地一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性工程,实现互惠共赢。”李涛表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继续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园区科技企业与天津经开区实体产业的融合,营造产业协同氛围,为融合发展搭建应用场景和合作平台。同时,大力推动经开区先进制造业项目在科技园设立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等机构,补强创新链条。

  此外,园区会继续加强与高新区、保税区、东疆、生态城等新区其他开发区的联动机制,推动先行先试政策区域间的交叉覆盖,形成“1+4”的协同发展模式,打造新区对接北京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