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9月8日,记者刚刚走进位于北辰区御龙湾未蓝生活广场的甜品屋,萱萱就热情地打起招呼。虽然口齿并不是非常清晰,但在甜品店实习的心智障碍孩子萱萱已经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向客人问好,并且能够帮助在店里工作的妈妈制作咖啡。

  甜品屋、茶舍、花店、陶艺店……这些位于北辰区御龙湾未蓝生活广场的这些店铺虽然看起来与普通店铺并无两样,但这是专门服务于心智障碍孩子的实习场所,可以帮助这些孩子接触社会,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萱萱是个自闭症孩子,现在已经15岁了。之前一直在特教学校上学,学了刷洗、炒菜、面点、陶艺等课程。”萱萱妈妈是未蓝生活广场甜品店的一名员工,她告诉记者,萱萱到这里实习后进步非常大,已经学会和客人打招呼,也学会了做咖啡,制作面包时简单的称重也可以完成。

  “我就是想,将来他能够学到一技之长。陶艺、面点他都挺喜欢的。我们做白皮酥,萱萱能完成一半的操作;做饼干的时候,我给他把面弄好,他可以完成揉面和称重。”对于孩子的未来,萱萱妈妈不敢有太大的奢望,仅是希望孩子能够在他们老了以后独立生存养活自己。

  这些店铺是专门为新址障碍孩子步入社会搭建的一条通道,孩子们能够通过在这里的实习,去接受社会,融入社会,走进社会,最终自食其力。调饮、礼仪、心理、实习指导……在甜品屋的墙壁上,张贴着详细的课表,每天都有专业老师去跟随,有实训课程,有实操课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大家很难想象,萱萱可以做出这里的大部分面包,这些精致的陶艺作品出自一位心智障碍孩子之手,茶舍的心智障碍茶艺师已经完全能够独立上岗接待客人。

  “在特教学校学完职高理论课程的孩子们在这些店铺实习实训,这里的工作人员全部是心智障碍孩子和家长们,目前已经有6个孩子在这里实现了就业。这里不但有特教老师的支持,北辰区政府还为我们免去了未蓝生活广场800多平米面积的场地租金和水电费,减轻了很多负担。”未蓝生活广场工作人员孙娜告诉记者,从这里走出去工作的孩子已经有十几位了。

  北辰区特殊需求服务指导中心巡回指导教师赵明珠表示,之所以把未蓝生活广场建在北辰区最繁华的地段,就是希望能有更多人支持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让他们未来生活和工作平台更宽阔一些,生存环境更好一些。

  目前,北辰区特殊需求服务指导中心开发的岗位包括手工艺类、服务类和拓展类,有保洁、保安、茶艺、陶艺、花艺等几十种相关课程,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职业体验。

  全国心智障碍孩子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大难题。我们从2011年开始就致力于心智障碍孩子的职业教育,创造条件为孩子们搭建一个走向社会的平台和桥梁。”赵明珠告诉记者,“我们一直在做特殊需求孩子从学前到就业整个学段的融合支持,只要孩子们有需求,我们就去帮他解决。比如学前段,我们更注重康复,康复好的孩子可以走进普通学校继续学习,这样的孩子已经有近百人,目前经过整段融合学习成功就业的孩子也有几十人。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融合支持的大概90多个孩子。”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天津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普及程度显著提高,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随班就读比例达到50%。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青少年入学机会明显增加。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特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基本建立。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特殊教育基础进一步巩固,保障机制更加完善,经费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特教教师专业化能力不断提高。

  《实施方案》结合本市实际,提出了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8项主要任务。未来,本市将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