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关于“它经济”的报道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一些读者认为:健康的萌宠令人爱不释手,但它们到了老弱病残阶段,会给主人带来“宠物的医疗保障”等很多现实问题。遗弃宠物现象,还可能会引发防疫隐患等社会问题。

  记者采访了一些饲养宠物多年的市民了解到,生病或者受伤宠物的医疗费用的确让他们感到“压力山大”。市民刘先生养的折耳猫已进入“猫生”的中老年阶段,肾病日益严重,治疗费用清单包括:口服肾药每周花费近百元,每周到宠物医院进行皮下补液两次、花费200多元,每半年进行一次活体干细胞治疗、花费6000多元。此外,他每年还要支出数千元购买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宠物保健品。“普通工薪族养宠物真不容易,全家人省吃俭用就是不能眼睁睁看它病死。只要猫宝贝活着,一切都有意义。”他的话反映了那些对患病宠物仍珍视的主人的心声。

  记者调查发现,宠物医疗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被很多宠物主人诟病。本市一些知名宠物医疗机构专业人士坦言:很多宠物医院确实面对宠物发病率高、病况复杂、难以根治的局限。其中宠物药品是治疗关键。由于我国宠物行业发展起步晚,国内缺少高效的宠物专用药,现阶段有相当比例的宠物药品依赖高价进口。业内曾出现过少数宠物医疗机构违规使用价格相对较低、没有批号的进口仿制药的案例,类似动物版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剧情。目前随着监管部门的严控,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已得到遏制。同时,国产优质正规的宠物药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望逐渐降低药品价格。管理部门也在加强对兽医执业行为的管理,规范宠物医院用药信息的记录,保障用药的可追溯性以及安全合法性。目前本市一些宠物医疗机构还和保险公司尝试推出宠物医疗保险,每年花费数百元的保费,在宠物治疗属于投保范围的病症时可获得一定的保险补偿。

  但是不可否认,仍有相当数量的宠物主人直接将老弱病残的它们抛弃。据悉,本市多个流浪小动物救助站每年都会收到一定数量的流浪猫狗。尽管有一些爱心企业为救助站和社会公益组织捐助猫粮狗粮,但是对于长期饲养病患宠物都难以持久。不少被遗弃的病患宠物死在户外,也带来了如何防范传染疫情、无害化处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