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近日刊发的关于中小学生家务劳动情况的系列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劳动教育关系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如何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及全社会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本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推进天津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方案》,制定课后服务劳动教育活动清单,各学校原则上安排每名学生每周在课后服务时段参加劳动教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本市将通过实施劳动教育‘同心育人’等五大工程,到明年,全市将实现学生自主负责校园环境卫生常态化。”市教委体美劳教育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中小学生分层级、分角色承担午餐服务、教室布置、校园美化、秩序维护、教学管理服务等劳动任务;按照家庭劳动目标,实现个人日常生活自理,掌握符合年龄特点的家庭劳动技能,经常性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到2023年,本市将建成100个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建100所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形成100门精品课程,评选1000名优秀导师,表彰10000名劳动实践优秀学生。
根据该方案,本市将挂牌成立50个市级劳动教育高校实践基地,认定50个行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劳动教育信息化评价系统。把劳动教育内容纳入“开学第一课”。组织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在校内担任校长助理、老师助理、校园保安、食堂师傅等;走出校门体验治安巡逻员、餐厅服务员、医院导诊员、快递员、社区工作者等多行业多岗位,走进身边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要求多方式引导中小学生家长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指导家长将劳动教育融入家庭日常。布置家庭劳动作业,采取目标管理式‘收’‘判’作业,重点通过对作业目标的达成度检查督促作业过程和评价学生。”这位负责人说。
市教委同期发布了《天津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正面清单》和《天津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负面清单》,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了可参考的劳动教育指南。根据“正面清单”,小学低年级学生应学会用笤帚、拖把等工具扫地、拖地,小学高年级学生会烹饪家常饭菜,高中生能够独立照顾家中老人的生活起居等。同时,让家长帮忙穿衣服、洗漱,代替包书皮、整理文具与书包、背书包等出现在了小学生家庭劳动的“负面清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