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年,电商平台的大型促销活动都会掀起购物热潮;几乎每一刻,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选择都在变得更多样、更丰富。本期“今晚调查”通过掌上天津App、腾讯问卷等多种渠道发起了关于新消费习惯的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23份。受访者能够较为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同时也表达了置身于消费浪潮中的感受与隐忧。

  在线消费新趋势

  莉莉迷上直播带货比身边的亲友们要晚一些。前几年她专心备孕,怀孕后又很少使用数码产品,对“直播”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女主播对着镜头唱歌跳舞的阶段。产后,她与前来探望自己的同事、朋友交流时,发现自己似乎在很多方面都“落伍”了。她和朋友们约定,每周都要聚会、聊天,她希望了解朋友们在关心的问题和在做的事情。聚会时,朋友们常常向她推荐带货直播并炫耀买到的超值好物。

  起初,莉莉只在朋友发来“某某直播间正在买一赠四”之类的提示时,才会临时打开直播软件购买;但很快,她就发现直播间里的热门商品总是一上架就被清空,自己想下单时总是“无货”状态。为了购买到质优价廉的母婴用品,她开始“蹲守”在一些著名主播的直播间里,逐渐意识到看直播购物可能是适合宝妈打发时间的一项休闲活动了。“我几乎没有个人时间,作息时间都‘碎片化’了,每天好像有许多事要做,又好像什么都没做。看看直播,起码还帮家里买了东西、省了钱,就像完成任务一样,挺有成就感的。”

  非理性消费常态化

  接受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占36.84%,女性占63.16%;在年龄分布方面,18岁以下占11.15%,19岁至35岁占20.12%,36岁至50岁占21.67%,51岁至65岁占19.20%,66岁以上占27.86%;在月均消费额方面,3000元以下占24.46%,3001元至5000元占21.98%,5001元至8000元占19.50%,8001元至10000元占17.65%,10001元以上占16.41%。

  在受访者看来,自认日常消费水平较高的占35.29%,居中的占22.29%,偏低的占42.42%。42.73%的受访者偶尔会有非理性消费,36.22%的受访者经常非理性消费,21.05%的受访者倾向保持理性消费。

  在导致发生非理性消费的原因中,占比较高的选项包括:

  近八成受访者容易受到外因影响与诱导产生非理性消费,非理性消费现象正在日趋常态化。

  带货直播作用显著

  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25.08%)受访者的朋友圈没有微商,近三成(29.41%)受访者的朋友圈有3名以下微商,19.50%的受访者朋友圈有4至6名微商,26.01%的受访者朋友圈微商人数在7人以上。虽然约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受微商宣传困扰,但整体上仍有近半数(46.44%)受访者拒绝通过微商购物。在选择微商购物的受访者中,价格优势和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则是主流原因。

  受访者较为警惕微商宣传,更容易接受带货直播的营销形式。约四分之一(25.16%)的受访者每天观看带货直播,10.19%的受访者每周都会看几次带货直播,22.61%的受访者每月看几场带货直播,22.93%的受访者很少看带货直播,只有19.11%的受访者从来不看。那么,看带货直播,会导致“当场下单”吗?受带货直播影响,14.17%的受访者频繁、大量下单购物;30.71%的受访者每次看都忍不住买,但不会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35.43%的受访者偶尔在看直播时下单;19.69%的受访者虽然看直播,但从不参与直播购物。

  电商促销国货走俏

  从“双11”到“双12”,再到“跨年”和“春节”,电商大战的战鼓已经敲响。今年消费者的需求、表现与往年有何不同?调查显示,36.53%的受访者一定会关注、参加电商大促活动,35.29%的受访者会看情况决定,28.18%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关注电商大促。整体而言,消费者反应较为冷静。

  在电商促销活动期间,受访者购买最多的是网络平台VIP或优惠充值服务,占49.57%;此外,美容护理、医药保健、生活服务、医疗服务的购买热度也较高;而传统意义上的热销商品,包括家居家纺、家用电器、配饰珠宝、皮具箱包、数码产品等排序在后。

  40.87%的受访者不太关心当季新品信息;32.82%的受访者对新上市的产品保持关注,但想要等打折再买;26.31%的受访者高度关注,闻讯即买。43.66%的受访者对国产品牌或进口品牌无明显偏好,但倾向于选择国产品牌(28.79%)的受访者稍多于选择进口品牌(27.55%)的受访者。来自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60岁以上消费者最喜爱购买国货,“80后”“90后”消费者对国货的购买偏好较低,而“00后”对国货的购买偏好有明显提升。

  警惕消费变浪费

  王女士前两年还会很认真地为参加“双11”购物制作电子表格,手机定闹钟参加抢购。今年她完全没有此类计划,只为家里购买了卷纸、沐浴液、洗衣液等日用品,希望避免“见便宜就抢”而带来的浪费。

  王女士发现同龄的朋友对电商促销的热情似乎都在降低,新入职的年轻同事们倒是对“双11”购物兴致勃勃。

  今年“双11”期间,王女士注意到自己在两个月前给母亲买的手机已降价近500元。她感到有些可惜,同时也认为“在需要的时候拿到想要的商品”更重要,两个月的使用体验价值要高于金钱本身。

  王女士喜欢旅游,2019年底她购买了价值上万元的专业单反相机和镜头,可惜此后全家就再也没有外出旅行过,她想要拍摄美好风景的计划只能搁置。昂贵的相机和镜头,成了她近些年买过的“最不值”的商品。丈夫想把相机借给上大学的侄子,说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王女士不同意,她希望这套相机和镜头首先带给自己和家人一次旅行拍摄的美好体验,而不是轻易交付给他人。

  替换手机半数闲置

  如今,很多人用手机转账、消费,同时用于手机本身的消费也不容小觑。35.67%的受访者每两三年就要换一次手机;31.21%的受访者认为手机可以使用4年至5年;19.11%的受访者差不多每年都在更换手机;而使用同一部手机达6年以上的受访者仅占14.01%。

  换新手机容易,处置旧手机却成了难题。对于“过去的旧手机如何处置”的问题,最常见的答案是“没有处置,在家里放着”(50.32%)和“给父母用”(50.00%);低价转售占42.36%,给伴侣或子女使用占40.13%,拆机后保留配件占39.49%,送亲戚朋友占33.76%。一些手机品牌提供的加价换新服务显然不能帮助所有人,只有35.35%的受访者参与过以旧换新的活动。

  手机不仅越买越多,还越买越贵了。近四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每一部新手机都更贵一些,近两成受访者正在经历从低端手机到高端手机的消费升级。

  消费迭代脚步太快

  对于市售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52.87%的受访者认为“太快了,没有必要”;18.47%的受访者认为“不算快,可以接受”,完全认可以及拒绝接受的受访者占比均偏低。

  在受访者拥有的数码产品中, “闲置率”较高的产品包括:

  二手交易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每年有数十万闲置的电纸书设备在市面流通。而随着数码产品的种类不断丰富、迭代速度越来越快,闲置的电子设备也会不断增加。

  数码消费浪潮中,无处不在的“过时作废”以及“闲置浪费”现象应该受到更多关注,由此引发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寻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生活选项越来越多

  发达的商业经济带来越来越多的商品品类,人们往往很难全部拒绝这些精致而冗繁的生活选项。比如,超五成受访者日常护肤需要用到精华液、美容液、面霜、卸妆产品和面膜等;只有31.21%的受访者可以拒绝目前品类繁多的护肤美容产品,仅仅使用香皂和普通护理品洗脸护肤;而在洗发环节,可以拒绝护发素、按摩梳、起泡器、精油、精华等产品,只用香皂或多功能沐浴液代替的受访者仅有29.94%。

  在家居清洁方面,五成以上受访者家中备有吸尘器、家务机器人、传统的扫帚和拖布,接近五成的受访者购买过硅胶刮板、热门洗涤剂产品、可旋转脱水的拖布、一次性扫帚和拖布,洗地机、电动脱水拖布等科技新品也走进了三成以上受访者的家庭。很多家庭会同时拥有两三代清洁用品,在获得便利性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非理性消费与空间占用等问题。

  谨慎应对选择过载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杜立婷表示:“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带给消费者生活的变化,比较突出地表现为产品选择越来越丰富,产品信息越来越透明,购买渠道越来越便利。传统商业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被彻底打破,消费者被大量信息裹挟,陷入‘种草(激发购买欲)’‘拔草(消除购买欲)’的无限循环。本世纪初,美国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诞生了著名的果酱实验。研究人员在超市里放置两个果酱摆台,分别为6种果酱和24种果酱,两个摆台每小时轮换一次。结果是24种果酱的摆台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而6种果酱的摆台卖出了更多的产品。消费者若想减少非理性消费发生的概率,首要任务是了解自身潜意识中的决策偏差,认识到选择过载可能会造成的负面效应,尽量避免让自己暴露在过多选择的消费情境之下。”

  杜立婷副教授认为,除了选择过载,现代消费者还会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诸如现状偏差、锚定效应以及预测偏差等决策困境。不少商家会利用这些难以被察觉的非理性倾向,预测甚至操控消费者的行为和选择,就像在大脑中植入一个预设好既定路线的GPS,将特定场景下的消费者一步一步引入非理性的轨道。因此,许多常见的、时髦的消费行为,并非出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消费者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避免商家设下的消费陷阱或诱饵,做出最优消费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