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答卷--百年光荣与梦想”——北辰篇

  寻初心 新使命共筑中国梦——百位党员向党献礼

北辰区瑞景街道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北辰区瑞景街道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

  我叫林则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农家女,2007年参加工作,201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任天津市北辰区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十多年前,我走出大山,来到天津。这个城市用温暖的臂弯接纳了我。如今,我将热情和才干奉献于此,化作深深的回报……。有人问我:“一个人身处异乡,摸爬滚打10多年,舍小家、为大家,到底图个啥?”其实我图的真的很简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份真情、一颗真心。

  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再苦再累也值了

  2007年,我通过统一招考,成为了北辰区瑞景街瑞康社区的民政专干。消息传回老家的亲戚朋友那里,大家都替我担心:“社工不好干,吃苦又受累,能干长吗?”“一个外地人,普通话都说不利索,咋还能管人家本地人?”

  当时我凭着一腔热情,又对大城市充满憧憬,觉得苦点累点都能扛。可谁承想,这活儿真干起来确实不容易。单是语言、风俗这一关就难过。别的社工和居民打交道,学的是沟通技巧、讲话艺术,而我要学的,先是说好普通话。

  我方言重,说话人家听不懂,有时说多了对方就不耐烦了。当时,我给自己三个月期限:学不好普通话,自己收拾东西走人。

  就这样白天我在社区忙,晚上骑着破旧的二手电动车匆忙回家,一进门就打开电视,跟着《新闻联播》学“说话”。有段时间,我还整天“自言自语”,我知道虽然同事们嘴上经常笑我,但心里都挺喜欢我这股拼劲儿的。大家不仅鼓励我,还逐字逐句地教我说普通话。最终我过了语言关。

  2014年,我走上了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任之后,我先到社区走了一圈。居民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吐槽”。我则捧着本子,一边记、一边连连点头。其实我心里明白,居民“不信任”是因为对我不了解,只有把居民交代的事办好办实,把社区管理得越来越好,才能让大家从心底接受我。

  将心比心、以心交心,在哪里尽孝都是孝

  7.6万平方米的社区,是我工作的半径;1009户居民,是我服务的对象;256位空巢老人、22位独居老人,更是我时刻牵挂的亲人。

  我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墙上悬挂的七彩“民情图”,用7种颜色标出了重点关注的人群。今年疫情期间,社区居民很少出门,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不方便入户,“民情图”就派上了大用场。按照图上信息,我们每天给独居老人打电话,询问他们的生活。

  一次电话问询,86岁的王祥林老人总说“挺好的”。可十多天不出门,王大爷一个在家到底好不好,我心里犯嘀咕。索性,我做好防护,敲开了老爷子的家门。一进门,老人正从冰箱里拿出冻成“冰坨子”的剩饭来热。一问才知道,这饭还是年前从外面订的。我帮王大爷买来了他想吃的饽饽和小米粥,看着老人家高兴的样子,虽然我手冻得冰凉,但心中是热乎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孝老爱老是传统美德。孝敬自己的父母是本分,而把他人的父母当作自己父母一样去关爱,则是一种大孝、大爱、大义。大爷大妈把我当闺女待,我怎么能不拿他们当亲人?虽然自己的父母远在千里之外,但我在社区也有割舍不下的亲人。将心比心、以心交心,在哪里尽孝都是孝。

  基层党建引领,让居民有了“主心骨”

  2019年,社区党组织开创性地在18个楼栋建立微党校,打造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最小阵地。这个创新“小举措”,解决了社区党员集中学习难、集中开会难、过组织生活难三个“大问题”。

  年初疫情来袭,社区“红色引擎”即刻发动,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门岗临时党支部,由我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紧接着,巡逻值守、心理疏导、暖心服务、楼道消毒等7个党员志愿者小分队成立,社区党员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

  那段时间,我干脆住进了办公室,24小时坚守在防控一线。夜里站岗巡逻、冒雪帮居民采买生活用品、微信群里安抚居民情绪……疫情当前,我一定不能忘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时刻守护着居民的安全健康。

  看着社区一点一点的变化,我心中更充满期待。建党百年之际,我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将宝翠花都社区打造成一个邻里相亲、和谐美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