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鲜花的多了,烧香烧纸的少了;参与生态安葬的多了,吹吹打打送路的少了……清明期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文明祭扫、绿色殡葬观念的深入人心,本市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抛弃旧观念,用新理念来看待“身后事”。面对传统佳节,人们在缅怀中追忆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亲友分享故人的成长往事,赓续家风,教育后人。清明时节,津沽大地遍吹文明新风。

  今年清明节期间,天津市第一殡仪馆内搭起了三座240平方米的白色祭奠棚,为市民参与文明共祭提供专场和循环场的祭扫空间。

  “烛光映照着记忆,鲜花传递着情感。伤离别,意难忘。此刻,我们静默,我们回首,想着您的样子,沉淀着悠长的思念。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您的音容笑貌却从未远去。”在2021年该园首场“都市文明,集体共祭”仪式现场,前来祭奠的30个家庭在主持人温柔话语的引导下,面对亲人的照片默哀,并三鞠躬以表哀思。

  “这种祭奠的方式比传统的扫墓更文明也更环保,而且‘仪式感’也更强。”市民张英告诉记者,自己和家人已经坚持多年参与文明共祭活动了,感觉近年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文明祭扫的理念非常认可。

  天津市第一殡仪馆业务一科科长蔡永红介绍,第一殡仪馆开展“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已经有17年了。多年来,秉承着“一束鲜花祭亲人”的宗旨不断推出全新的祭祀方式,逐步替代丧葬陋习,引导广大祭奠群众的丧事活动更符合时代要求。今年清明期间,第一殡仪馆共举办13场共祭活动,其中4场是区县专场,于3月27、28日分别举办。4月3至5日还有9场市级共祭活动。如果没有来得及预约报名的市民想参与共祭,也可以随时到共祭专区的循环场参与祭奠。

  文明祭扫方式深入人心的同时,一种不留姓名、不立墓碑的新型生态殡葬方式也在本市流行起来。记者从天津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了解到,本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曾先后推出壁葬和室内葬,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2010年清明,天津寝园在本市率先推出了入土为安的骨灰生态安葬方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其经验在市内陆续推广。2016年,天津憩园推出了“不立碑、不留名、骨灰回归自然”的节地葬,开发了1.7亩新地专门用于骨灰节地生态安葬。目前,这块命名为“永生园”的安葬区已经安葬了745位名逝者。

  2019年,为了鼓励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本市推出了节地生态安葬的奖补办法,对符合条件、并自愿参与的市民发放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贴与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截至目前,已经有255位逝者享受到了这项奖补。

  天津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业务科科长张铮介绍,近几年,前来登记办理生态安葬的市民越来越多,去年受疫情影响,仍有520人报名登记。今年截至目前,仅天津憩园就有190户报名登记。目前,殡仪墓地事务中心实行全年预约受理登记,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除了政策支持外,今年,本市还新增了滨海新区汉沽逸安园和宁河区永定塔陵两处区属墓园承办节地生态安葬。在滨海新区汉沽逸安园,新开发的2000多平方米的草坪安葬区已经装修一新,将于4月中旬迎来首批50名在此安葬的逝者。汉沽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郝国栋介绍,目前根据咨询登记情况来看,市民对于该项业务态度比较积极,不仅是新区范围内,市内六区的市民也有不少来咨询及办理登记的。对此,开发的区域只是生态葬的一部分,如果后期需求大,园区还有4000平方米的空间储备可以持续开放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除了草坪葬以外,今年本市还将持续开展骨灰撒海活动,其中春季海撒将于清明期间陆续举办8批次以上。目前已有2千具完成了登记。截至2020年,本市已经成功举办骨灰撒海活动380期,累计撒海骨灰2万多具,接待直接参与家属4.5万余人次。

  不保留骨灰、不设墓地,不立墓碑,生态葬不仅在思想上打破了陈规旧习的束缚,更节约了土地资源,保护环境,造福后人。天津市民政局殡葬事业管理处处长张悦东表示:“近年来,天津始终在大力倡导文明祭扫、绿色殡葬。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殡葬文化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有效的宣传引导,让孝老敬亲、传承良好家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摒弃糟粕,传承经典,让文明新风更加深入人心。从目前来看效果很好。本市接受文明祭扫、绿色殡葬的人越来越多这说明市民正在从物质祭奠向精神寄托方向发展,这是城市文明程度整体提升的一个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