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天气转暖,市民选择共享单车骑行的多了起来。有心人或已发现,天津大街小巷,原本经治理后摆放得齐整规矩的共享单车,近日又有退步迹象,不少地铁站、医院门口、商业广场周边,共享单车悄悄多了起来,乱停乱放、坏车运营等“旧疾”复发,市容环境再次承压。退步背后,有何玄机?
昨天,记者路过高新区留学生创业园一带,在开华道看到两位共享单车运维小哥一脸诧异地瞪着手机屏。记者近前一看,但见他们正用手机上一款App扫描附近共享单车信息:搜索量42,匹配量22,匹配率52.4%。运维小哥解释,他们用的是一款bike-share软件,俗称“嗅探”,它就像照妖镜一样,可以自动搜索到80米左右范围内所有共享单车的身份信息,让那些滥竽充数的“黑车”原形毕露。需要交代的是,去年11月底,天津市内6区获准运营的所有34万辆共享单车全部实现了数据接入,每辆共享单车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小哥指着手机屏上的数据解释说,这一片马路上明明摆放着60多辆哈啰单车,而嗅探仅搜索到42辆,其中22辆是有“身份证”的,20辆是没有备案的“黑户”,其他的是根本扫描都搜不到的“幽灵车”。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天津市内6区获准运营的共享单车平台有哈啰单车、美团单车和青桔单车3家。经招标,他们约定投放量分别为哈啰单车7万辆、美团单车9万辆、青桔单车18万辆。那么,部分单车平台为何要绞尽脑汁为了超投“作弊”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想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抢用户。
为了规范两轮骑行市场,我市相关部门也煞费苦心想出不少好招。比如,给每一辆投放的共享单车上“户口”,纳入城市交通运营平台,进行实时监控,这样的举措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也是天津交通强国建设的一部分。在微观层面,城市管理部门借助嗅探App等加强智能化管理,除了自己用这款软件去抽查车辆运维情况,还给3家单车平台企业授权使用,让具有竞争关系的市场主体相互查、相互监督。事实证明,这样的管理确有成效,单车平台之间也确实有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动力。但必须看到,真正的治理执法权还是在城市管理部门手里。
为了防止出行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为了市容市貌更加整洁有序,相关管理部门该出手时应果断出手──治理超投或许还是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