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一位搭乘地铁去周邓纪念馆的参观者来说,周邓纪念馆地铁站文化氛围都能深深吸引他们,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无不在讲述周恩来与邓颖超这对生死不渝的革命伴侣的故事,让人不禁驻足。

  青年时期周恩来

  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天津虽然不是周总理的出生地,但他人生起步阶段、事业起点、与邓颖超的结识都离不开天津,他一生都与天津有着深刻的情感关联。

  在南开学校期间,优秀青年周恩来,无不展现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奋发有为精神。1913年,15岁的周恩来第一次来到天津,进入南开中学。在南开的《校风》上,周恩来发表了过一篇社论“本社之责任观”。他还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广结朋友,被学校话剧团选中,在《玩偶世家》《一元钱》《一念之差》《新村正》等剧中担任主角。同时,在学习上,周恩来慢慢显露出为民族前途振臂高呼的责任感。

  1917年周恩来(后排左一)在南开学校与新剧团主要成员合影

  1916年周恩来(前排左一)与天津学校化学教师及同学们合影。

  周恩来在南开中学的文章

  1917年6月26日,周恩来以文科考试第一名的毕业成绩,结束了在南开中学四年的课程。    

  周恩来的南开毕业证书

  在1917年赴日留学之际,他为同学留下临别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无不体现他求学救国的责任感。             

  1918年春节期间,周恩来把《新青年》第3卷找出来,重新反复阅读,其中所持的新思想新观点,使他感到眼前变得豁然开朗。    

  1919年1月,河上肇创办的月刊《社会问题研究》出版,开始连载他自己撰写的《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周恩来立刻成为该刊的热心读者。他由一个单纯的、处于彷徨之中的爱国热血青年,开始迈出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的关键性一步。

  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周恩来立即投入五四运动中,创立了觉悟社,在觉悟社中,他们对外废除姓名,用抓阄的办法决定各自的代号。

  觉悟社成员 前排右三邓颖超 后排右一周恩来           

  1920年,周恩来领导了天津学生的爱国行动,担任《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的主编。

  1920年周恩来从天津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走上党的革命道路,直至新中国成立,他为党的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开创了新纪元。

  周恩来在天津先后读书时间5年多,他时刻关心天津,建国后,周恩来多次来天津,他曾3次视察南开大学,走过校园每一处角落。

  天津是他革命起步的地方,也是他与妻子邓颖超同志相识、相交、相知的地方,他对天津有深沉的情感与热爱。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逝世,按照他生前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入了天津海河入海口,长眠于承载他青年时期成长的天津。

  在他的旅日日记中,周恩来曾这样写到: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他崇高的革命信念与伟大风范是我辈楷模,他一生鞠躬尽瘁为人民,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青年学子乘风破浪,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