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3岁的黄宪国怎么也不会想到,一直在大城市里打拼,也比较能折腾的他,会在五年前,在临近不惑之年的时候回到老家的穷山沟。更想不到的是,年轻力壮的自己,居然成了需要国家和社会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但这都是现实,他接受了。

  度过了失落的三年,黄宪国所在的大山沟里迎来了扶贫的春风。他搬到了新家,娶上了媳妇,种上了大棚。用他的话说,现在的心里都是“敞亮”的。

  20岁出头,黄宪国就跑到外地大城市谋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有闯劲的他也攒下了可观的存款。然而,在一次转行后,由于压货太多,最终本钱全搭了进去。女友和他分手了,黄宪国有些心灰意冷,无奈之下,他动了回家的念头。

  2015年,38岁的黄宪国回到了家乡。

  他的家,在承德市承德县东小白旗乡的顺道地村,距承德县城足有150里路程。而黄宪国家所在的组,则深处一个更远的山沟里,距离村口公路还有10里地。这个深山里的村组,仅有20户人家,没有超市和小卖部。村民外出不便,买菜和日用品,大多靠进山叫卖的流动商贩。很长时间内,村民用水都要到几百米外的一口露天水井去打水。

  父母年迈,常年患病吃药,有时还需要住院。家里的七八亩地,分散在山沟里的坡上,最大的一块也只有一亩多,没法使用机械化设备。一边照顾父母,一边种着几亩地,回到家乡的黄宪国,从此被牢牢地“拴”住了。

  他懂水电,偶尔帮附近农户干些零活,贴补家用。日子过的非常艰难,大约在2015年底到2016年初,他被统计进了贫困人口,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原来我不认头当贫困户,我想自己奋斗。自力更生多好啊,干活挣钱,不给国家添负担。”黄宪国向记者回忆当时的心情。但他面临的情况,是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还常年患病,自己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

  面对似乎再也走不出去的山沟沟,黄宪国也有些认命了,对象也不想找了,“感觉有些烦了!”

  “那几年吧,要说心里的滋味,不能说是绝望,但是失落是肯定的。”黄宪国告诉津云新闻记者。

  在山沟里居住,被束缚的不只是人的活动范围,还有人的理念和思路,以及心境。

  原来在沟里,黄宪国出来一次要骑着摩托车颠簸很久,因为住的远,也会错失其他村子或镇上的一些干活机会。“沟里就是闭塞,有时候有活儿了叫(组织)人都不方便。”他说。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步推进,再偏远的角落,都在酝酿着变化和新生。顺道地村和黄宪国的命运,也迎来了转机。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承德县决定在临近公路的位置,建设一处顺道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把散落在深山里的农户都迁出来。在搬迁名单上,黄宪国第一个签了字。

  非贫困户每人补贴5万元,贫困户每人补贴5.7万元,按照这一补贴标准,深山里的农户们陆续搬到了新居。以黄宪国这样的贫困户为例,一家三口,仅需出资9000元,就能住进一处宽敞的别墅式院落。

  在黄宪国家,记者看到,屋里整洁宽敞,洗手间、厨房等设施一应俱全,院子里种着一小片菜园,房子一侧有一个不小的空间,可以存放大件农具。

  黄宪国在新居

  天津市东丽区对口帮扶承德县。在顺道地扶贫安置点,东丽区投入了300万元资金,为村里建设了文化广场,修建了河道行洪堤坝,硬化了约2公里路面,安设了86盏太阳能路灯。为了感谢天津的大力帮扶,安置点被命名为东丽新村。

  坝建好了,河套美观了,不怕下大雨了;路灯装上了,居民晚上出入更安全了;广场修好了,闲暇时间大家跳舞扭秧歌……“真是得感谢天津,给我们出力不少啊。天津的帮助,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黄宪国表示。

  站在广场上望去,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排排院落整洁有序。村口的文化广场上,孩子们围着健身器材开心地玩耍,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和谐景观。

  东丽新村文化广场

  黄宪国人并不懒,也能吃苦。建设安置点的垒坝和安装路灯等环节,他都积极参与进来,特别是河套垒坝的活儿,三十多天,他一天没落下,全程都在干。

  在顺道地村支部书记冯柏军看来,黄宪国人很好,和大家相处融洽,为人也仗义。谁家的水电有点小毛病,他都义务帮着修理解决,从来不推辞。“村委会一些小活儿,他也经常帮着做。”

  人逢喜事精神爽。搬到安置点新家的黄宪国写了一首顺口溜表达自己的心情:明天吉日乔新居,心情特好甜如蜜……

  “搬出来后,最大的改变就是生活方便了,还有心里也敞亮了。”黄宪国和记者穿过村里,他和每一个遇见的人热情地点头、打招呼。

  有了新家,黄宪国的婚姻大事也慢慢有了着落。经人介绍,他认识了现在的爱人孔令莲。2019年4月,两人喜结连理。婚礼那天,黄宪国在家里摆了22桌,大宴亲朋好友。

  结婚照

  实际上,正是因为搬到这个新家,给黄宪国了结终身大事奠定了物质基础。冯柏军笑着说,“住在山沟沟里,谁也不愿意跟着啊。”

  新婚大喜,最开心的其实是黄宪国的父母。“他们嘴上不会说啥,但我知道他们心里是最高兴的。”黄宪国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夫妇两个还计划要个孩子。

  “黄宪国人不错,成家后精神头更大了,干的也越来越好了!”冯柏军告诉记者。

  成家了,下一步就是立业。

  之前,黄宪国的收入主要就靠着种玉米和干零活。而在远近乡里干零活,收入不高,而且也不稳定,“有活儿就干点,没有就拉倒。”

  几亩玉米地,似乎也是聊胜于无的状态,根本无法改变家里贫困的面貌。黄宪国家的地都在沟里,无法使用机械,大部分活靠人工,活儿多时,村民们就互相帮工。“除去种子、化肥和农药,一年下来,根本就剩不下几个钱。”黄宪国对当时的无奈还记忆犹新。

  既要“输血”,又要“造血”。搬迁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就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承德县就按照“渔鱼兼授,智志双扶”的原则,积极做好这个关键的就业工作。终于,在多重帮扶政策的叠加作用下,黄宪国获得了一个在家门口就可以工作的机会。

  当地引进了一家蘑菇产销公司,以带动周边贫困户和其他农户脱贫致富。其基本模式是,公司为农户建好大棚的基础,再提供平价菌棒,农户负责养护,生产蘑菇,最后将收获的蘑菇卖给公司。农户在建棚设施、原材料和蘑菇销路上都不用愁,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稳定创收,脱贫致富。

  这是个机会,黄宪国准备大干一场。不久前,他通过贫困户扶贫金融支持政策,拿到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三年内还清即可,又通过亲朋好友筹集了部分资金,承包了两个大棚。今年,他准备养3万个菌棒,在家门口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

  和老雒一起查看菌棒

  在大棚里,第一批运抵的8000个菌棒菌丝正慢慢地扩展,黄宪国整理着遮阳网,和邻村的老雒讨论着架设养菇铁丝的时机。头一年种植,他们缺少经验和技术,除了互相帮着干活,还经常交流种植技术,也会去向其他熟练种植户请教。头一年试水,他们希望村里或乡里能多组织技术员开展现场指导。“最好能在这蹲点,有不明白的就帮着瞅瞅。”老雒说。

  一个菌棒成本3元,一切顺利的话,刨去各项成本,3万个菌棒预计将带来可观的收入。对于黄宪国来说,蘑菇养殖是一项更加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让他踏踏实实在家乡干下去。之前,自感“翻身无望”的他回到了家乡,就此认命,然而脱贫攻坚的时代潮流,让他重拾希望。

  “现在是更有奔头了。”黄宪国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