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如何抵御境外输入风险?重症患者的治疗情况如何?低风险地区的民众是否可以摘口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医疗诊治的焦点问题进行回应。

  境外输入

  三道防线

  “现在全球新冠肺炎的形势非常不乐观,我们的枢纽地区和口岸城市防止输入的压力在不断加大。”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尊友说,“我们已经建立了‘三道防线’,能够很好地抵御境外输入病例。”

  据吴尊友介绍,第一道防线即海关,通过测量体温、询问症状,以及要求入境人员报告旅行史,能够发现已经有症状的人员,并直接送到指定医疗机构治疗。

  第二道防线,是指入境后的人员要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来发现处于潜伏期的人员,并在出现症状后及时送至指定医疗机构。

  第三道防线,是指第一、第二道防线“万一”漏过的病例,在出现症状后到医疗机构就诊,经过前一阵防疫实践锻炼的医务人员能够很快进行诊断治疗。

  重症救治

  分层分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贵强表示,对不同类型的病人,应采取分层、分类救治的手段。

  “对轻型病例集中收治,进行隔离,不一定需要特殊的照护,只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转院;对重型和危重型病例一定要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王贵强说。

  在分层分类救治背后,是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他解释,如果轻型病例占用医院的床位等医疗资源,会使重型、危重型等需要更积极救治的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导致高病亡率。

  目前救治中不单纯是治疗肺炎,还要治疗所有的基础病,其中氧疗和呼吸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支持手段。这有赖于多学科诊疗团队的配合。

  个人防护

  仍需重视

  吴尊友对“健康人也要戴口罩”作出科学性解释。他表示,新冠肺炎在“潜伏期末期”和“临床症状前期”排毒最高,如果健康人遇到一个潜伏期末期的病人,虽然没有症状,也会造成病毒传播。

  针对“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造成病毒传播扩散”的疑问,吴尊友说,目前无症状感染者都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现,而密切接触者都受到了管理。

  何时能摘口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发布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对不同场景下戴口罩提出了科学建议。例如,普通公众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时,建议不戴口罩;当处于人员密集场所时,在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备用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应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