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滨轻轨是连接滨海新区和天津中心城区的交通大动脉,满足了两地人员大量的通勤需求,极大地便利了两地之间的经贸来往,谱写了繁荣共享、双城协奏的新篇章,见证了滨海新区发展的“加速度”。
客运大动脉 “链”起双城
家住滨海新区向阳里的王祎早晨6点,坐上首班津滨轻轨列车,直奔天津中心城区。出生在滨海新区、成长在滨海新区的王祎,毕业后进入河东区新开路一家企业上班。
“以前从我家附近到市区有两趟公交车,621路和651路,但路上要花很长时间。感觉新区和市区就像隔着千山万水。”王祎感慨地说,那时候去趟市里就像去另外一座城市。
随着新区开发开放不断深入,双城交通不便的问题日益凸显。建设轻轨,解决天津中心城区到新区间的交通问题迫在眉睫。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区至天津市中心城区之间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津滨轻轨开工建设。津滨轻轨是继上海和北京之后的全国第三条轻轨线路,也是当时国内最长的城市内部轻轨线路。一期工程从经开区东海路站建设至市区的中山门站,全程45公里。2003年11月底,津滨轻轨开通试运营。
曾经担任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的张智新,参与了津滨轻轨从审批开建到运营、提速增效的全过程。他回忆道:“轻轨的开通大大方便了津滨双城交通,原本都挤在津塘公路的客流被大大疏解。很多市民形象地称赞:开通轻轨后,逛洋货就像去趟滨江道。”
“津滨轻轨通车了以后,去市区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尤其是现在能和地铁2、3号线连上了,从滨海新区去市区任何地方都方便了。”王祎再也不用每天为漫长的上班路发愁了。
撬动发展 见证新区开发开放
在给双城交通带来便利的同时,津滨轻轨助力双城战略,成为新区发展的“加速器”。
2006年,随着滨海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09年,滨海新区行政区成立,新区开发开放迎来新高潮,大批外来人才、建设者涌入这片发展的热土。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从北京等周边地区到新区工作或者旅游的乘客明显增多。津滨轻轨也随之不断延伸,又增开东兴路、直沽、大王庄、十一经路等站点。2011年起,津滨轻轨实现铁路天津站至东海路站全线运营,与市区的轨道交通并网连接,真正实现无缝对接和轻轨“门到门”服务。
“随着更多的大项目、大产业在滨海新区建厂投产,在滨海工作的市区市民逐渐增多,也促进轻轨客流量不断攀升。”张智新说,2006年津滨轻轨的日客流量只有2.42万人次,到2013年突破了10万大关。到目前,津滨轻轨共有21个站点,每日客流量也增加到大约12万人次。
津滨轻轨在撬动市区与新区联动发展的同时,更带动了洋货市场、金街等新区传统商圈的发展。而随着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东疆湾沙滩景区的建成投用,每到周末,大批市区游客乘坐轻轨前来新区游玩。近两年,随着滨海文化中心等现代化城市服务设施的兴起,民生事业快速发展,更是吸引了大批市区乘客来新区感受城市魅力,触摸发展脉搏,浸润文化熏陶。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目前滨海新区正加快轨道交通滨铁1号线、2号线建设进度,推动3号线开工,打通断头路、解决瓶颈路、畅通微循环,使城市交通连起来、环起来、活起来、畅起来,为推进新区开发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