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10月28日)

  农历十月初一

  寒衣节

  什么是“寒衣节”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可以说,传统习俗与亲情,正是本节的主旋律。

  寒衣节的到来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预计今日有西北风6-7级(阵风8级),降温明显。

  最新天气

  10月28日 星期一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晴

  西北风6-7级阵风8级转微风,15到4度。

  10月29日 星期二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微风,17到6度。

  10月30日 星期三

  白天到夜间:多云

  微风,20到8度。

  10月31日 星期四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晴

  微风,21到8度。

  11月1日 星期五

  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

  东风3-4级,20到10度。

  11月2日 星期六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晴

  微风,17到10度。

  11月3日 星期日

  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

  微风,16到8度。

  风俗习惯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民俗由来

  第一种说法是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汉族民间于十月初一“烧献”“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所以,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还有另外两种说法,分别是:朱元璋“授衣”传说和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帮你写日记

  寒衣节

  家家户户都要去扫墓

  关于祭扫这件事儿

  你一定要注意了!

  2019年5月1日起

  《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正式实施

  天津市公共区域内

  全面禁止焚烧迷信用品、殡葬物品

  违者要罚!

  《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关于文明祭扫相关规定

  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在公共区域焚烧迷信用品、焚烧丧葬用品、搭设灵棚等影响环境、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对在公共区域摆放纸牛纸马、“送路”等宣扬封建迷信的行为,对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行为,都做出了禁止性规定,力求通过法治手段,革除这些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陋习,推进形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文明祭扫新风尚。

  第二十四条 殡葬、祭扫活动应当摒弃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

  第三十四条 加强教育引导,推进文明祭扫,规范殡仪服务。

  第七十二条 在殡葬、祭扫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一)在公共区域摆放纸牛、纸马等迷信用品,搭设灵棚,吹打念经,“送路”的;

  (二)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纸牛、纸马、冥币等迷信用品或者花圈、花篮等丧葬用品的。

  第七十三条 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没收,并处制造、销售金额三倍的罚款。

  随着文明祭扫的推广,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采取网上祭奠、鲜花祭祀等方式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百善孝为先”,提倡老人在世时子女多尽孝,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丧事从俭、文明祭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连日来,天津相关单位部门、街道社区启动多样化方案,向市民发出文明祭扫倡议。

  倡议书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为倡导绿色文明的祭祀方式,深入推进《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落实,推动全域创建文明城市,一起营造绿色、文明、有序的节日氛围,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明办、天津市民政局特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殡葬新风。倡导厚养薄葬的时代新风,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不搞铺张浪费,拒绝抛撒纸钱、吹打念经、摆放及焚烧纸牛、纸马等不文明行为。倡导以鲜花替代烧纸,以追思替代“送路”,文明环保、简朴庄重的殡葬礼仪和治丧祭扫方式,更好地缅怀逝者,传承良好家风。

  (二)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倡导采用社区共祭、敬献鲜花、植树绿化、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安全的方式祭扫,提倡采用不取骨灰盒,用灵位牌或照片等缅怀故人的“简约祭扫”方式;不燃放鞭炮、不焚烧纸钱,转变旧观念,树立新风尚。

  (三)倡导生态安葬新风。倡导节地生态安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天津。鼓励采用海葬、树葬、深埋、草坪葬、花坛葬等少占或不占地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更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四)倡导党员干部带头。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要求,自觉遵守殡葬改革的新规定,带头低碳祭扫、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生态安葬,宣传殡葬改革,监督和制止不文明祭祀行为,以实际行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广大市民朋友们,为了我们的美丽家园,为了我们的健康,让我们共同携手,做文明殡葬、文明祭祀的参与者与志愿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摒弃殡葬、祭祀陋习,争做文明市民,树立时代新风。

  天津市委宣传部  天津市文明办  天津市民政局

  2019年10月

  祭扫仅是一种心情的表达,

  重在表达感情,

  而不单单是形式。

  只要尽了心,

  以文明的祭扫方式

  同样可以传承追思怀远的传统美德。

  让文明祭扫

  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