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门联合组成的专家组在生态城完成了海绵城市建设现场督导工作。在海绵城市建设实践中,生态城立足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道路,通过健全排水防涝体系、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监测管理平台、打造样板项目等方式,搭建起一整套完整的海绵城市体系。

  健全排水防涝体系

  生态城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从河湖水系、排水分区、雨水管网等多方面健全排水防涝体系。在河湖水系方面,尽量保留河湖水系等天然调蓄空间,通过对故道河、静湖进行全面治理并开挖惠风溪,使得水系互相联通,形成区内主要的排涝水系和雨水调蓄空间。目前,生态城内故道河、静湖、惠风溪在常水位下的雨水调蓄能力为181.8万立方米;汛期通过水量外排降低水位,雨水调蓄能力可达327.2万立方米,能有效应对大到暴雨,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在雨水管网方面,生态城确保一般地区雨水管道设计为3年一遇标准,重点地区系统下游主干管及排口设计标准达到3至5年一遇标准,能较好地抵御暴雨,避免城市内涝。

  合理利用水资源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生态城初步形成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体系: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在地块内部实现源头减排;严格执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避免合流导致溢流污染;完成污水库治理、湖岸生态岸线建设、污水处理厂改造等一系列工程,不断提高河湖水系水质保障水平。

  截至目前,生态城的雨水收集后可经过绿地净化全部进入景观水体,景观补水年均近300万吨,按自来水5元/吨计算,一年可节约1500万元。

  打造样板示范项目

  生态城借助公用事业运营维护中心的大数据平台,在现有监测设施的基础上,适当增设各类海绵城市项目监测设施,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合分析,建立起了海绵城市监测管理平台。生态城甘露溪公园是公园绿地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代表之一。在建设以景观水系和湿地为核心的好景致的同时,甘露溪通过透水铺装、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控污型雨水口等设施,能够实现雨水净化,并最终汇入景观水系。为探索公园绿地类项目与周边项目的组合建设提供了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