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站

  陆家嘴

  谦祥益文苑

  北运河畔桃花堤

  这里是大运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自然风光优美,生态资源丰富;这里是津卫摇篮、城市起源,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众多;这里是文明和谐、整洁美丽的现代化城区,交通便捷顺畅,宜居宜业宜游;这里是天津城市、商业、民族工业和近代教育的发祥地,素有“津卫摇篮”之美誉。这里就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 ──红桥区。

  发祥之地 城市之源

  近代百年看天津,天津寻源在红桥。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顺水而生,以三岔河口为起始点的红桥区,正是这座运河城市的肇始之地。人口聚落、水旱码头、物资交流、五行八作,均在南北运河的怀抱中兴盛繁衍。三岔河口曾是大运河漕运枢纽,往来的盐粮、热闹的市井、兴盛的城镇,拉动了政治、经济与商贸的发展,也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文化和教育的勃兴,使红桥区成为天津商业、民族工业和近代教育的发祥地。

  红桥区是天津商业的发祥地。元、明、清以来,作为沟通南北物资交流的中心──三岔河口地区商业逐步繁盛。大胡同、估衣街、单街子、锅店街、侯家后一带因商业繁荣、人丁兴旺、物资丰富成为远近闻名的“黄金宝地”。“津门三绝”中的狗不理包子和耳朵眼炸糕以及津菜招牌罾蹦鲤鱼也都在这一带诞生和发展。同时,各地会馆聚集此处,对天津早期城市商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三岔河口地区浓厚的商业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如今,这里有为市民购物、休闲、娱乐提供多元化选择的水游城、陆家嘴商业中心等商业商贸综合体,还有数十座智能化、国际化的高端商务楼宇,丰富完善的现代商业业态进一步繁荣了市场经济,也满足了市民游客各类消费需求,优化了区域购物、生活环境。

  红桥区是天津机械铸造业的发祥地。清朝中叶以后,中国民族工业诞生在南运河北大关以北的河北大街三条石地区,第一家手工作坊秦记铁铺的产品畅销华北各地。至抗战前夕,这里已拥有工厂和手工作坊近300家,为天津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由周总理亲笔题名的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就是在创办于1926年的福聚兴机器厂的旧址基础上建立的。近年来,红桥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和良好的创新基因,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和智能科技要素,启动实施科技型企业提升计划,加快启工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红桥分园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升级版。

  红桥区是天津近代教育的发祥地。光绪三十一年,严修创办蒙养园,开创了学前教育的先河,而后创办了天津第一所女子学堂。此外,天津最早的官立中学──天津府官立中学堂、天津最早的师范学校──天河师范学堂、天津最早的官立小学及全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也皆出自红桥。依托良好的办学传统和学术精神,红桥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密集,有中船重工七七研究所、中海油化工研究院、中铁隧道设计院、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小学教育资源优质普惠,义务教育完成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100%,特殊教育居全国领先水平。

  三河五岸 水绿交融

  红桥区位于京杭大运河沿线,是海河源头所在,依水而生,依水而兴,拥有北方城市中心城区中珍贵的“水”资源。区内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三条河流于三岔河口处交汇流入海河,形成了“三河五岸”独特而丰富的河景资源。近年来,红桥区充分利用这一先天优势,沿河开展绿化美化行动,改善生态环境,仅去年全年就新建和提升改造绿地70余万平方米。如今,红桥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近千公顷,公园绿地面积400余公顷,绿化覆盖率43.69%,水面覆盖率近10%,近乎“半城绿景”,水绿交融的秀丽风光闻名遐迩。

  已经连续举办29届的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是津城市民每年春天最为期待的一场旅游盛宴。每年3月,北运河畔的桃花堤都会化身为一片花的海洋,一簇簇粉红色、白色的桃花或缀满枝头、或含苞待放,灿若云霞,美不胜收。特别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也建在桃花堤旁。“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柳岸桃林,相夹成荫,北洋大学校歌的开头就写出了其与北运河、桃花堤的密切关系。桃花堤全长1.3公里,占地6.19公顷,由桃花园、桃诗园、北洋园组成。园内有乾隆登临处、潞河督运图长卷、武库炮台、近代名人书法碑廊等50余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使运河桃柳堤独具魅力。

  跨过北洋桥,便来到了北运河畔的“明珠”──西沽公园。作为我市西北部唯一大型综合性公园,这里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园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五步一苍、十步一翠,幽静优美的园林环境为市民休闲锻炼提供了好去处。红桥区积极发展全民健身事业,高标准建成综合型、智慧型西沽健身中心,配足配全设施、器材,打造“15分钟健身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健身休闲需求。

  流经红桥区,与北运河、南运河交汇的另一条河流便是子牙河,依托该河流河道宽裕、视野开阔的特点,红桥区在其沿岸建设了长达2公里的“绿色走廊”──子牙河堤岸公园。

  “绿色走廊”的尽头处,就是曾经几代渔民聚居,历经130年风雨洗礼的郭家菜园渔村。2018年,随着百年渔村563户居民整体乔迁新居,红桥区启动了西于庄棚户区渔村项目景观规划设计,渔村原址将在今年内变身为集生态景观、休闲娱乐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子牙河滨河公园,预计12月底前完工并对外开放。

  交通便捷 潜力无限

  半小时通达雄安新区、1小时通达京冀、3小时通达华北、5小时通达华东,这里高铁网络四通八达,随时可享受“公交化”“通勤化”的便捷出行。天津西站位于红桥区子牙河与南运河之间,是天津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沪高速铁路的五大始发车站之一,也是红桥区交通优势的集中体现,西站地区一直以来都是红桥区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和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

  作为天津现代化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西站拥有5个车场24个站台,26条列车到发线路,汇集了京沪、津秦、津保和京津城际等多条高铁,快速高铁线路网联系南北方、沟通中西部,年发送旅客2367万人次。除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公交车、出租车也都在这里交汇聚集,市民旅客足不出站就能快速换乘。

  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发达的交通体系,红桥区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良好的营商环境。从为企业免费刻制公章,到零成本注册企业;从办理首个电子营业执照,到企业办事“全程外勤无外出”;从智能化公共服务,到便利化行政审批……红桥区系统化、全方位的产业政策和服务举措吸引了众多“金凤凰”来这里安家落户。近年来,红桥区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全市最优的营商发展环境,努力将红桥建设成为服务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环境高地。

  红桥区全区约有5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用地,未来将完成7.7万平方米的棚改工作,释放出超200公顷的土地,可建设超过500万平方米的商业公建和住宅项目,在天津中心城区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蓄势待发,未来可期。按照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红桥区将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运河、交通、科研、空间等资源优势,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物医药、文化创意、高端商务商贸等产业,主动谋划和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报记者 何会文 通讯员 王屹然

  图片由本报视觉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