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赠送小礼品”,在不少商场都能看到推销人员向来往顾客介绍称只要扫二维码,就能够免费获得一个小礼品。不少市民被免费礼品吸引,毫不犹豫拿出手机扫码,也有市民质疑,这样“扫一扫”真的安全吗?

  读者反映:日前,市民张先生拨打新报新闻热线称,前不久他带着孩子逛商场,推销人员手里拿着各种玩具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称可以免费发给小朋友。张先生走过去打算帮孩子要一个。但是推销人员称必须扫描一个二维码才能得到玩具。听说要扫描二维码,张先生有些犹豫,本想作罢却拗不过孩子的央求,最终还是拿出了手机。没走多远,又出现了一个手拿玩具的年轻人,她身边还围着很多正在扫码填信息的家长,小朋友则在一旁挑选玩具。张先生告诉记者,这一圈走下来,孩子手里拿了三四种玩具,他也填了三四遍信息。“我都不知道填给哪里。”张先生告诉记者。“其实我不想扫,当心信息泄露,但是小朋友非得要。”果然,正如张先生所担心的,没多久,培训机构的,卖房的,家教的,甚至连私人会所的,各种电话都打了过来。“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采访:一天扫码近80个

  根据张先生所反映的情况,记者来到熙悦汇购物中心。在商场一楼内,记者见到四五位手拿小礼品的推销人员,他们手拿着风车、气球,格外吸引小朋友的注意。每名推销者面前,都围着数位家长和小朋友。“扫一扫,注册就可以了。”推销人员不断和身边人介绍着。记者观察发现,商场内的小朋友,也基本都拥有同样的玩具。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些赠送小礼品的人多数都是兼职人员。他们都通过“微信扫码赠送小礼品”吸引消费者。随后记者也扫描了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不是单纯关注某些公众号,而是需要填写宝宝姓名、生日、家长姓名以及手机号,通过短信验证后提交注册,最终成功后才能获得推销人员手中的玩具。“这家店在哪啊?”记者询问。“这是网课,适合4岁以下小朋友上课。”推销人员告诉记者。

  这名推销人员还告诉记者,她是大学生兼职,是有“中间人”介绍,手中的玩具也是统一提供的。她手中有近10个二维码,多数是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我兼职时间不长,不过上周六一天扫了近80个。”

  探秘: 扫码成功一个赚4元

  随后,记者以找兼职的名义联系到这位“中间人”,据她介绍,工资是按周结算,扫码成功后是一个4元钱,也有部分二维码“值”2元钱。另外,每个人都有专属的二维码,这样方便后台统计。不过不是所有商场都可进场,一般有指定的几家商场。“时间比较自由,你要是工作一天,挣三四百元钱是没有问题的。”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此类兼职招聘信息不在少数。有一些是固定工资,规定了保底扫码数量,不过多数都是多劳多得。

  在随机对多位市民的采访中,均称经常碰到商家扫码送礼。不少人表示为了免费礼品关注过陌生的微信公众号,也有人输入了姓名和手机号进行实名注册。市民张女士说:“如果扫码是关注商家的公众号,这样还比较安全。但是,还有一些扫码后输入手机号甚至身份证号等信息,这种情况我会考虑一下。”不过,还有市民并没有考虑过信息安全问题。市民韩女士表示:“扫个二维码,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一般遇到这种扫码活动,她都会去参加。

  当然,面对免费礼品诱惑,也有些市民“把持”住了自己。市民周女士就说出了自己不为所动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二维码不放心,另一方面则是担心自己信息泄露。“我微信上绑定了几张银行卡,万一是骗子呢?尤其是那些关注之后还需要注册的,很不安全。”周女士认为,这些小礼品其实并不是免费赠送,而是贩卖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果为了贪图小礼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了,我觉得是得不偿失。”周女士告诉记者:“当然,有时候个人信息都不知道到底是从哪个渠道泄露的。”

  商场:曾有顾客投诉

  昨天下午,记者将此情况反映给熙悦汇购物中心。商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对此情况是了解的,因为此前也有顾客向商场反映过这个问题,称商场内有不少扫二维码的推销人员。“商场确实不允许场外人员在商场内开展相关活动,并且此前也曾多次做出过清理。”工作人员说。不过,这个情况依然没有被完全制止。

  “主要是清理难度较大,比较难辨别,因为扫码人员中确实有一些是属于场内店铺或者与广告部有合作的商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在巡查中发现有场外人员进行相关活动,一定会制止并清场的。“我们之后也会加大巡查力度。”工作人员称。

  扫码需警惕 防泄露信息

  近年来,因扫二维码出问题的事情并不少见。有媒体曾报道有市民扫陌生人发送的二维码后,支付宝上的钱被转走。也有商家借免费扫码送礼之名,要顾客输入身份证并录头像,以此盗取他人身份信息用于网络贷款。

  实际上,二维码本身只是一个载体,并没有病毒,但是二维码可以包含大量信息,能承载网址链接、应用下载、视频等多种数字化信息的编码。网络上有大量的二维码软件、在线生成器方便人们制作二维码,几乎不存在制作门槛。“一些不法分子很有可能把病毒制成二维码,以诱导用户扫描。”本市一家软件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部分消费者出于好奇,或者出于对礼品的“诱惑”,看到二维码后,往往不加犹豫拿起手机“扫一扫”,却忽视了安全问题。一旦二维码的下载应用中染有病毒,安装到手机上就会遭遇麻烦,如果扫描的内容是被挂上木马的网址,则有窃取消费者手机通讯录、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的风险。

  律师提醒,在扫码关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切勿轻易泄露。如果关注后发现有违正常交流目的,应果断选择取消关注。此外,不要被一时的小便宜蒙蔽,要慎重接受被赠送的相关产品或服务。扫码需要谨慎,不要见“码”就扫。